华国锋:远离政治的日子
8月20日12时50分,前国家领导人华国锋在北京与世长辞,享年87岁。一位在华国锋身边工作的人士告诉《中国新闻周刊》,这位老人今年住了三次院,先是肾衰,而后主要是心脏的病症,去世的时候,胸部全是积液。
8月20日12时50分,前国家领导人华国锋在北京与世长辞,享年87岁。一位在华国锋身边工作的人士告诉《中国新闻周刊》,这位老人今年住了三次院,先是肾衰,而后主要是心脏的病症,去世的时候,胸部全是积液。
“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。”这是毛主席晚年时常念叨的一句话。每次说起这话,他总是神情庄严,像是在与亿万人民谈心。华国锋站在他身侧听得清楚,每一个字都仿佛刻进了他的心。
1976年9月9日,天未亮,噩耗传遍全国。伟人逝世,大街小巷低低地哭声,空气像是突然静止了一样。没人料到真正的风浪还在后面吗?陈锡联两只手不知该搁哪,心头一直上不下来事。
在京郊一个普通的农业合作社,阳光尚未完全升起,田垄间已传来锄头翻地的声音。清晨的露水还挂在青绿的麦苗上,农民们弯腰劳作,汗水在额头泛起晶莹的光。
"西陶漳"这三个字,不仅仅是简单的地名,它背后承载着一段深厚的历史和文化。这个位于山东莱阳的村庄,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梨果资源而闻名。这里的梨,以其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,深受人们的喜爱。
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过监狱的四道关卡,车上坐着的是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彭真。这位年近八旬的老革命家,主动提出要去探望一个人——江青。
国家博物馆某次临时展览中,展出一张极为珍贵的照片:华国锋陪同毛主席访问长沙学校,孩子们围着两人跳舞,笑声洒满草地。照片黑白,但那份温度仿佛跃然纸上。
1976年,毛泽东的身影格外消瘦,整个中南海都明里暗里在等着点什么。没人会忽视他长时间卧病在床的事实,医生们一会儿是301医院,一会儿又是305医院的人换上去,光靠病榻并不能让人软弱——不过想要自己站起来,这件事他已经做不到了,更别说拄着拐杖慢慢走几步。即便如
按:作者蒋新祺,1954年生,湖南长沙人,原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、局长。他在任职中共长沙市委常委、市委秘书长及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副书记、副局长期间,因工作关系,先后5次代表长沙市委、市政府在春节前夕到北京看望曾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华国锋,并与
1976 年 1 月 8 日,一个寒冷而沉重的日子,中国的天空仿佛被阴霾彻底笼罩,北京城的大街小巷,弥漫着一股压抑到近乎窒息的哀伤气息。
我们知道,毛主席对待亲属从来不搞特殊对待,早在1950年的时候,毛主席就曾致信到湖南,告诫当地县长不要对他的舅家搞特殊化,对待子女后代上,毛主席就更是如此了。
“老周,你带上那两份封存的文稿,速到202来!”1976年9月9日早晨刚过五点,周启才从睡梦中被惊醒,汪东兴的电话只说了两句,字里行间透着紧张。说“文稿”,没别的可能,肯定是出了大事。抓起桌上的文件袋,几步并作两步,他赶到“202”——就是移居唐山大地震后专门
这两条看似高举领袖旗帜的政治宣言,却被很多党内的有识之士所不解,因为他们敏锐的看到,这两条实际上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,看似拥护领袖,实际上是将领袖的言论变为无形的精神枷锁!
红色书信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价值,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,其中蕴含的教育意义和情感力量,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我们。如今,许多家长都喜欢带着孩子前往博物馆或红色教育基地,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这些红色书信。孩子们站在展柜前,目光专注地看着那些纸张泛黄的书信,仿佛能
耿飚接管电台这一历史事件在后来广为人知,但其中的一些具体内幕如何,就少有人知道了。比如华国锋为何选中耿飚,耿飚为何向华国锋要批条,邓岗在被接管工作后后续情况如何……
1976年深秋,一封信被送到北京中南海,信不长,内容很直白,收信人是时任中央领导华国锋,写信人,是已经沉寂多年的老红军谭启龙。
1976年10月2日,国庆节庆祝活动还未结束,华国锋就与叶剑英等人秘密商讨起了粉碎“四人帮”的计划。
1976年,中国历史上极为特殊的一年,仿佛命运早已写下剧本,三位伟人——周恩来、朱德、毛泽东,相继离世。
1975年冬天,北京城飘着鹅毛大雪,中南海一间办公室里烟雾缭绕。邓小平掐灭手中香烟,望着窗外光秃秃的梧桐树叹了口气。
华国锋这个名字,在中国现代史上不算陌生。他是毛泽东去世后接任中共中央主席的人,曾经站在国家权力的顶峰。2008年他去世后,陵墓在家乡山西交城县建成,花费1200万元。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没少引起关注,先是被谣言推上风口浪尖,后来又慢慢成了当地的一张名片。